背起行囊,再次出發~目的地:日本東北。成員:揚欣、季慈、(林)靜涵、小毛。
出發之前,我們對於當地氣候有諸多討論,因為這關係到未來四天三夜的行程裡,行李箱究竟該帶些什麼衣服。東北緯度較高,氣溫會比台灣低,但日本環境較為乾燥,體感溫度應該較為舒適......因此在飛機抵達青森之前,「乾冷到底會不會冷」是我們最熱烈的話題。(因為其中一位成員「靜涵」,以峇里島風現身松山機場,面對 9~20的氣候,總以「乾冷不會冷」來解釋自己的穿著)
當青森機場的電動玻璃門一打開,一陣寒風襲來~答案揭曉!峇里島女郎顫抖著聲音說:乾冷有點冷!!立刻把行李箱推倒打開,從裡面拿出一條薄絲巾和外套穿戴上。
還好下一個交通工具是汽車,不需要拋頭露臉在路上吹風。而且租車公司超近,走出機場大門右轉五十公尺就到了,非常便利。
在日本租車旅行似乎還普遍的,根據旅居日本的友人表示,凡車牌前面有「わ」字的都是出租車,的確後續幾天的旅程裡,不論在風景名勝區或飯店停車場,都可以看到「わ」字開頭的車牌。日本的導航系統很值得稱讚,只要輸入目的地的電話號碼,它就能精準的導引你到目的地,而且絕不會有繞路,或帶妳去撞山壁之類的狀況。「甲地租車,乙地還車」是必備的服務,如果需要開上高速公路,可以另外租借ETC卡,或者你們剛好「Baby in car」,也有提供嬰兒車租借。
有一點事項提醒,不要以為是租車旅行,不必自己手提行李,就肆無忌憚的帶一堆東西。日本車很小的,我們四個人,兩個行李箱,後車門關了三次才終於關上,而且關上的當下,服務人員臉上表情有點勉強,似乎擔心行李箱會撞壞後車箱玻璃窗。
秋高氣爽,藍天白雲,開車的氛圍果然很不一樣!第一棒是交由旅居日本友人「揚欣」負責,她沒有在台灣開過車,所有的實戰經驗都在日本,所以她開車方式也很「日本」,即使前方空無一車,她仍然維持和緩的車速,遇到路口必定減速探看左右來車,偶爾發現前方有其他車輛,立馬拉開的安全車距,可以說是中規中矩彬彬有禮。
經過了二十分鐘的車程,我們抵達第一個停靠點:青森縣立美術館。白色的主建築,據說雪地裡越發漂亮,外牆特殊設計的燈飾,在夜晚更是氣勢非凡。
只不過我們來的季節沒有下雪,大白天的燈也不會打開!但即使沒有雪景與燈海,我們也不以為意,因為我們在乎的不是外在的感官,而是美術館內無價的收藏,可惜館內禁止拍攝,沒辦法跟大家分享!只能拍拍館外的裝置藝術,奈良美智的「あおもり犬」。非常巨大的大白狗,應該有兩層樓那麼高吧!
還有,經常在書局看到的筆記本封面臭臉娃娃,也是奈良美智的作品。一直以來,我都以為奈良美智是女生,因為名字叫美智,作品又大多是女生為主題,直到現在我才知道原來他是個男的。
奈良美智早期的作品以插畫為主,後來發展出以兒童頭像為主角的風格,他對於有著大眼睛和大頭的兒童形象相當著迷,創作特色在於塑造各種帶有情感的眼神,其中最具代表性之一為斜視的眼神(有人說是代表憤怒、有人則說是代表了邪惡)。我猜在他的眼裡,兒童一定是難相處又易怒的形象,不然怎麼會都沒有笑容又臭臉......。
下一篇,將介紹一個非常酷的景點!直到此刻,我都還在為自己提議了這個地點,而感到非常洋洋得意呢。